要闻摘报

7版诊疗方案逐次更新 我们对疫情的认识步步深入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纪委    浏览: 157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传播途径方面,方案提出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在临床表现方面,方案增加了对孕产妇和儿童临床表现的描述;方案还新增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对多器官病理改变情况进行了描述……

自今年1月以来,诊疗方案已历经7次修订,在疾病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等多个方面不断细化完善。7版方案的一次次更新,正折射出我们对疫情认识的一步步深入。

前三版方案:明确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指出病毒对热敏感

前三版方案,让我们认识到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亚科分αβγδ四个属,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纵览前三版方案,我们能对疫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获知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运送患者应使用专用车辆等许多注意事项。

此外,在第三版方案中,除提供一般治疗和重症、危重症病例治疗方案外,还提出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四个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第四版方案: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潜伏期

第四版方案,除提出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 85%以上之外,还对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潜伏期进行说明。

方案明确,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 3-7 天,最长不超过14 天。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方案还指出,对经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的,应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呼吸道或血液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

第五版方案:明确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第五版方案对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的描述进行了更新,明确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指出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对疾病的临床分型,在第四版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轻型。

此外,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更为丰富,对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方案。

第六版方案:在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疗中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

第六版诊疗方案在对传播途径的描述中,将“接触传播”改为“密切接触传播”,并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在对重症患者临床表现的描述上,方案还增加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方案还在关于抗病毒治疗的内容中,删除“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的说法,增加了磷酸氯喹等试用药物。

方案明确,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中,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此外,方案还增加了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等等。

第七版方案:提示注意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传播和扩散

第七版方案指出,通过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则呈上升态势。方案提示,要注意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传播和扩散。

方案强调,在病原学检查中,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在对确诊病例的确定依据中,增加了血清学证据;在治疗方面,增加了血液净化治疗、免疫治疗等措施。

方案中还对“聚集性发病”一词作了解释,即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鉴于有少数出院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检阳性的问题,方案在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中,将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改为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武汉累计治愈出院人数首超现有确诊人数、全国治愈率连续19日上升……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数字,见证了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每一个坚定脚步,也印证着我们对病毒规律的不断认识、对治疗方案的不停完善、对救治措施的不懈探索。

 


Copyright@2015 中共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办公室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