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纪检干部的真情实录
——追记苏州市张家港纪委原常委施忠华(下)
施忠华听取办案工作情况汇报
“我是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是我的本职工作,秉公执纪是我的神圣职责。”
“既然选择了纪检监察工作,就要无怨无悔,恪尽职守,敢于碰硬。”
……
斯人已逝,浩气长存。施忠华走了,但他留下的铮铮誓言,却成为纪检监察干部永恒的精神坐标。
工作上,施忠华是一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纪检监察干部,而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讲情重义的平凡人。我们发现,这个一米八的汉子心地善良、待人坦诚,有情有义、多才多艺。当然,他偶尔也会纠结、也会流泪,更会为昔日同窗触犯党纪国法而痛心疾首。
坚守基层反腐一线20年,不仅是辛苦,更多的是心苦
从1994年进入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直到2014年12月在张家港市纪委常委的岗位上殉职,施忠华在基层反腐一线坚守了20年。主抓案件检查,生活在基层,战斗在一线,调查对象多是本地党员干部,施忠华面对的阻力和考验可想而知,甚至常被误会和曲解,这都是他不得不面对而又必须承受的。
2008年2月,施忠华刚走马上任纪检监察一室主任,就碰到了一个“难啃的骨头”。在查办张家港市某局原局长朱某某受贿一案中,朱某某凭借着十余年从警经历和曾在乡镇及多个部门担任主要领导的资历,气焰嚣张,放出狠话:“老子当警察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干嘛呢” “请神容易送神难,等我出去了我要你们好看” 。面对威胁,施忠华丝毫没有退缩,而是鼓励办案人员:“有组织的坚强后盾,咱们偏不信这个邪”。经过缜密细致的内查外调,终于查证了朱某某的受贿事实,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高强度、超负荷,是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常态。施忠华生前查办的最后一个案件,连续奋战了9天9夜;再往前,2014年8月到9月,施忠华连续办理两个案件,加班加点办了14天。2013年担任张家港市纪委常委后,当年加班102天,2014年加班91天。“这么拼命地干,就是为了客观公正,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张家港市纪委副书记茅哲峰说,原来指挥室有张沙发,就是长年累月被施忠华坐断了横档。
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持久的奋战,让施忠华参与的500多起案件无一冤假错案,“对待每一位犯错误的同志都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地处理,以事服人、以理服人,让被处理对象口服心服。”
“在基层一线办案,不仅是辛苦,更多的是心苦。”茅哲峰说。施忠华在办案过程中,每当办案对象中出现熟悉的面孔,内心的煎熬和翻涌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2012年5月,施忠华的一个老同学因经济问题被审查,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考虑再三,还是没有下去与他见面,见了面,场面定会十分难看……XX(老同学)的事令人心情沉痛、无精神、心头闷。”第二天中午,施忠华在监控中看到老同学似乎有点冷,随即把自己的外套脱下,让办案人员交给他。老同学掩面而泣,施忠华眼眶湿润。
纵然心中有痛,执纪依然无情。“不管调查对象是什么人,跟我是什么关系,一律按照党纪条规严肃处理,决不允许徇私偏袒。”反腐一线奋战20年,施忠华无怨无悔。
施忠华在指导工作
对待调查对象,在人格上要尊重他,在气势上要压倒他
施忠华生前常常叮嘱同事,当前基层腐败越发隐蔽:一些案件时间跨度大,方式复杂多样,很难被发现;一些领导干部钻法律空子,其违规违纪行为难以认定;一些“清水衙门”也有不少贪官,权力无孔不入,查处数额令人吃惊。“对于这些新问题,基层反腐一线工作人员唯有板起面孔,敢于得罪人,严于执纪,方能充分发挥震慑作用。”
“对待调查对象,在人格上要尊重他,在气势上要压倒他。”施忠华向年轻同事倾囊相授的工作方法中,这一条被反复提起。他同样告诉年轻同志,坚定信念,放下包袱,消除顾虑,“我们最大的‘后台’就是党组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查不清的案子。”
站在对方角度来开导与劝解,是施忠华挽救干部的主要方式。“谁都有迷失、摔跤的时候,这并不可怕。只要你现在积极配合组织调查,认错态度端正,把问题讲清楚,知错能改,组织还是会相信你的。”诚恳的语言打消了张家港市某局原副主任科员唐某某的顾虑,最终选择交代受贿事实获取从宽处理,施忠华用他温暖的方式及时挽救了犯错干部。
在人格上尊重调查对象,不仅是文明办案的硬性要求,还要能主动提供人文关怀。施忠华指示办案点专门购买了质量较好的眼罩,以供审查对象正常休息时使用。办案点同时还购置了衣裤等物品供审查对象更换,在生活方面给予他们人性化关怀和保障。“对象休息好了,基本生活到位了,就有利于反思自己的问题,对案件的突破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张家港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林臻说,看似很微不足道的这些小事情,正体现了施常委一切为办案工作考虑的理念。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陈飞健告诉记者,施忠华还写过一份关于加强办案点防蚊措施的建议,这篇信息还被中央纪委录用。“忠华人高马大,但心细如发,始终绷着安全文明办案这根弦,令人心服口服。”
他是有情有义的男子汉,还是多才多艺的“万人迷”
尽管施忠华已经走了半年多,但他的中学数学老师黄松如不管走到哪,兜里依然装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照片,逢人就会拿出来讲个不停、夸个不停。“忠华是我的好学生,是他母亲的好儿子,是全村的大好人。”老人动情地说。
展国祥是施忠华的初中同学,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今年清明节,他用尽全身力气走了100多个台阶来到施忠华的墓前,抱着墓碑嚎啕大哭:“忠华,想不到我们在这里见面。”直到那时,大家才了解到,施忠华平时对这个生活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兄弟般的关心和照顾。
在同事眼中,施忠华没有丝毫架子,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他能够清楚记得纪检监察室每个人的生日,并且总会用短信提醒并送去祝福。至今,林臻还深深记得施忠华“严厉”要求自己在生日当天早点回家的场景。
对朋友、对同事,施忠华坦诚相待。对父母,则是孝顺有加。
2007年10月,施忠华的父亲患肺癌并发症,成为“植物人”。虽然平时有两个姐姐在照顾,但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即使再忙,只要晚上不加班,施忠华一定会赶到医院陪在父亲身旁,替他擦擦身子,和他说说话。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程,儿子的陪伴是最大的慰藉。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硬朗了。但只要周末有时间,施忠华都会带着爱人、女儿一起到乡下探望母亲,捎上母亲最爱吃的盐水鸭,吃一顿母亲做的家常菜,帮母亲干干田里的农活,与母亲聊聊家长里短。
施忠华这辈子唯一亏欠的可能就是妻子陆红军。结婚这么多年,没有来得及拍一张结婚照。本来约定在2015年结婚2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带上女儿一起拍,可施忠华还是失约了,给妻女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我现在每天只能想着他生前的‘不好’,不然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陆红军泪如泉涌。
施忠华不仅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他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万人迷”。
打篮球,他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中锋;游泳比赛,他是总能拿到名次的健将;扳手腕,几乎没人能赢得了他;单位组织的工会活动,他和同事自编自导自演的“三句半”,笑翻了全场……
曾经亲密如兄弟的朋友至今仍然无法相信他的离去,微信圈里,满满都是对他的思念。
“大家都很怀念你,如果能够,也记得大家。”
“从来没有一个人的离去会让我如此心痛。兄弟走好!”
“以后,一个人,自己要好好的。”
……
44岁,施忠华走得太匆忙,但他把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深深刻在了苏州大地上。
评论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忠诚卫士
施忠华,这位苏州市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优秀代表,去年12月2日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大家都为失去一位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而痛惜。近日,苏州市委追授施忠华“优秀纪检干部”,发文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向施忠华学习活动。
我们追念他,学习他,是因为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一名党员干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可贵精神,看到一个对工作无怨无悔、恪尽职守的公仆形象。他以实际行动坚守了纪检监察干部“做党的忠诚卫士”的神圣职责,为我们践行“三严三实”、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树立了新榜样。
生活在基层,战斗在一线。20年来,工作在反腐一线的施忠华,捧着一颗滚烫的心,躬行实践公平正义,始终展现出秉公执纪的政治品格。无论是在检察院当检察官,还是到纪委做科员、主任、常委,不管身份职务如何变化,他心中“对党忠诚”的入党誓言始终不变。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他顶住了通关系、打招呼、送财礼等干扰甚至威胁,以“查办案件是我的本职工作,秉公执纪是我的职责使命”这一信念终其一生。他对名誉、地位、利益想得透、看得淡,真正做到了严于律己、两袖清风。
敢于担当、扎实苦干、善思善用、诚恳待人。2008年以来,施忠华组织、参与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543 起,移送司法机关 146 人。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张家港市纪委创新开展了办案工作“线索多元化、资源一体化、流程规范化、技术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等“五化建设”,成效突出。他为预防腐败殚精竭虑,积极建言献策,在工作之余写出了很多极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他十分注重向年轻同志传授经验心得,搞好“传帮带”,展现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坦荡胸襟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自加压力,负重奋进。施忠华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了当代“张家港精神”的新风采。同时,他也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了“三严三实”要求,“严”字对己,管好自己,用好手中的权力;“实”字为公,谋实事,求实效。他用宝贵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是新时期苏州市基层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的一笔宝贵财富。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苏州“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高”的新目标,这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以施忠华为榜样,严字当头,实干在先,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为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作出更大贡献。(江苏省纪委)